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为讲好中国故事、中新资源深化中外文明交流 ,社北署协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语签议共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新闻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享汉学
双方认为 ,中新资源与汉学家保持联络并建立友谊 ,社北署协就是语签议共打开了一扇向海外展示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大门。协议指出,双方要积极共享汉学家资源,构建以汉学与中国学为主题的传播矩阵。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人充满了文化自信,但在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时 ,存在语言 、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海外汉学家的视角刚好可以补充他者视角 ,以互相理解 、换位思考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汉学家的力量可以为全球学术界研究当代中国提供多样的视角和互补的思路。他积极评价中新社通过《东西问》特稿等体裁,专访汉学、中国学等学者,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在中华文化研究领域 ,海外汉学家群体是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指出,北京语言大学在以语言文化传播中国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称为“世界汉学家的摇篮”。希望此次以共同开发汉学特色资源为契机,推动双方全面合作 ,以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为推动中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
当天,与会者还就如何开发汉学家资源、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等议题进行了座谈。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郁有学提到,去年8月,北京语言大学在青岛成立了世界汉学中心,为世界汉学创建了“根服务器”。未来将致力于引导每一位汉学家成为一个“小的根服务器”。
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主任黄耀柏指出 ,世界汉学史源远流长 ,汉学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已近500年,一代代汉学家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是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 ,未来,如何共同开发 、用好汉学家资源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此次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领域涉及资源共享 、学术研究 、交流活动、人才培养 、构建汉学主题传播矩阵等。(完)